本站真誠介紹香港這個「東方之珠」和「亞洲國際都會」

亚洲国际都会 asiasworldcity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百科知識 > 百科知識1 >

萬松書院

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
本文内容:

萬松書院,始建於唐貞元年間(785-804),名報恩寺。明弘治十一年(1498),浙江右參政周木改辟為萬松書院。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。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“浙水敷文”匾額,遂改稱為敷文書院。現遺址尚存有“萬世師表”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“至聖先師孔子像”的石碑等物。
中文名稱 萬松書院 類    別 書院 地    點 鳳凰山上北萬松嶺上 館藏精品 “至聖先師孔子像”的石碑 建起時間 唐貞元年間(785-804) 始建時間 明弘治十一年 門票價格 10元 建議遊玩時長 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春秋冬季最為適宜

萬松書院,位於鳳凰山北萬松嶺上 ,書院始建於唐貞元年間(785-804),名報恩寺。明弘治十一年(1498),浙江右參政周木改辟為萬松書院。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。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"浙水敷文"匾額,遂改稱為敷文書院。現遺址尚存有"萬世師表"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"至聖先師孔子像"的石碑等物。
萬松書院位於西湖南緣鳳凰山萬松嶺,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。萬松書院曾名太和書院、敷文書院,是明清時杭州規模最大、歷時最久、影響最廣的文人匯集之地。明代王陽明、清代齊召南等大學者曾在此講學,"隨園詩人"袁枚也曾在此就讀。清代康熙、乾隆兩帝南巡時,分別賜額"浙水敷文"、"湖山萃秀"。
2001年7月,杭州市啟動萬松書院復建工程,按明代建築風格樣式修復,規劃面積5萬多平方米,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。書院主體建築包括仰聖門、明道堂、大成殿、毓秀閣等。其中毓秀閣原為接待各地訪問學者的處所,現辟有"梁祝書房",展現梁祝當年刻苦攻讀、"促膝並肩兩無猜"的場景。明道堂為書院講堂,陳設展示中國歷代科舉文化。大成殿為祭祀孔子處,設有"孔子行教圖"壁畫。
為使萬松書院能夠完整地再現古代書院必備的藏書、祭祀、講學三大功能,讓遊人對古代書院的教育形式有更直觀、清晰的認識,2004年杭州市政府又投資增建講堂——正誼堂及部分服務配套設施,其建築風格與室內陳設風格與原有建築一脈相承,即完整地展現了古代書院的風貌,又滿足了現代旅遊業的實際需求。增建部分已於2004年10月1日向遊人開放。
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,宣布了“三評西湖十景”的結果。萬松書院被譽為萬松書緣,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之一 。


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网站以及域名有仲裁协议(arbitration agreement)。

依据《伯尔尼公约》、香港、中国内地的法律规定,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版权。

本站真诚介绍香港这个「东方之珠」和「亚洲国际都会」,香港和「东方之珠」和「亚洲国际都会」是本站的业务地点名称。

本网站是"非商业"(non-commercial),没有涉及商业利益或竞争。


2025-Apr-05 08:27pm (UTC +8)
栏目列表